MARS的商業思維(36) 模式:戰略指南.jpg


找到模式,就是找到“優化交易結構”的機會

戰略是藥,是藥三分毒。所有的戰略,都有它的適用場景、用法用量,甚至副作用

有關戰略指南的四個重點:爆品 VS 組合、先發 VS 後發、藍海 VS 競爭、顛覆 VS 延續


1. 爆品 VS 組合

在產品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最有效的“產品類戰略”可能並不相同

 

第一, 成長期:爆品戰略

在成長期,用最快速度提升銷量,獲得領先的市場份額,是長遠發展的堅實基礎

在這個階段,做深深扎中基本痛點、但犧牲差異化的單品,也就是爆品戰略,更為重要

日本有家專門做便當外賣的公司叫“玉子屋”。這家外賣奇葩的地方是:每天只提供一款便當

你一定理解,“單一菜單”能極大降低管理複雜度、採購成本、原材料浪費

規模效應帶來的低成本,加上玉子屋把利潤率嚴格控制在5%以內,他們的一盒便當只賣100元台幣

除了價格優勢,玉子屋還在每天回收飯盒時,認真記錄剩菜情況並反饋給總部,不斷優化菜品搭配

這種“單一菜單”解決了用戶“中午吃什麼”的終極難題,現在每天賣出13萬份


第二, 成熟期:組合戰略

爆品戰略可以貫穿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嗎?

小米公司在成長期用“專注、極致、口碑、快”七字訣,全力以赴做好一款手機

獲得了巨大成功,成為爆品戰略最好的案例。但是,今天你去小米官網看一下

充電寶、手環、行李箱、電飯煲、插座、電池、毛巾甚至床墊,數不勝數。為什麼?

因為到了成熟期,單品的爆發式成長一定會遇到瓶頸,用更豐富的產品

滿足用戶(在成長期)被犧牲掉的差異化需求,是成熟期最主要的產品策略。這就是“組合策略”


第三, 衰退期:收縮戰略

寶僑公司因為使用“組合戰略”而知名

從廣度上說,寶僑有洗髮精、肥皂、尿片、刮鬍刀、清潔劑等等

從深度上說,光洗髮精,就有飛柔、海倫仙渡思、伊卡璐、沙宣、潘婷等等

但在2014年,寶僑決定砍掉旗下50%的品牌,收縮戰線,降低成本,提升利潤

1997年喬布斯回歸蘋果,說過一句著名的話:只做一張桌子放得下的產品

當時的蘋果已經處於破產的邊緣,喬布斯的這句話,本質上就是收縮戰略

 

 

2. 先發 VS 後發

先發優勢是“第一個行動,因此獲得的競爭優勢”。這個詞首先來自於棋類遊戲

五子棋遊戲,已經被嚴格證明,先手必勝。象棋類遊戲,通過AI對弈統計

先手勝率35%,後手勝率25%。所以,先發確實有優勢。但是,商業並不都是下棋

先發並不都有優勢。那麼,什麼時候應該搶占先發優勢呢?

 

第一, 贏家通吃的市場

每個垂直細分領域的互聯網市場,因為網絡效應,幾乎最終都會走向贏家通吃

比如團購的美團,出行的攜程,網約車的滴滴,共享單車的摩拜


第二, 規模傚應的市場

做得越大成本越低,成本越低,越有優勢的市場,盡早積累成本優勢至關重要


第三, 資源稀缺的市場

商場裡就那麼幾個好位置,城市裡的核心地塊就那麼幾處,長白山就那麼幾個天然泉眼

你拿了,我就沒有了,這些都是稀缺的資源


那什麼時候要固守後發優勢呢?

第一, 技術方向不明確

在技術方向太多,試錯成本高昂時,大公司可以讓小公司的子彈先飛一會兒

一旦大方向清晰,再用品牌和實力碾壓小公司


第二, 需要教育市場時

讓大豬去教育市場,小豬要學會“搭便車”。切入市場的時機,是小豬要研究的核心問題


第三, 落後跟隨的企業

中國企業總體落後,但也賦予我們後發優勢,讓我們有機會在美國、歐洲、日本找到對標企業

少走彎路。石油對標美孚,軟件對標微軟,汽車對標通用等等

原來,領先有時並不是優勢。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喜歡做第二名吧,不用像第一名那樣試錯

但又遙遙領先於整個時代。我們真正要搶占的,有時不是先機,而是時機

 

 

3. 藍海 VS 競爭

蜂蜜價格越來越便宜,利潤越來越透明,同質化競爭越來越激烈,甚至有很多人弄虛作假、以次充好

怎麼辦?也許應該考慮“藍海戰略”

藍海戰略認為,以競爭為目的的戰略,是在存量市場求生存,必將陷入血戰

企業應把眼光從對手身上挪開,放在用戶身上,通過滿足新需求,開創新市場

尚未被競爭染紅的新市場,就叫做藍海


應該如何運用藍海戰略在蜂蜜上呢?總結了“加減乘除” 四個方法

第一, 加:增加有價值元素

你吃蜂蜜時,有什麼特別不方便的體驗嗎?

用小勺舀蜂蜜,一不小心蜂蜜就會滴在桌上,還不能用紙擦,越擦越麻煩

瓶蓋經常會被蜂蜜黏住,很難打開。舀完一勺蜂蜜,勺子上還黏住的蜂蜜怎麼辦?

把勺放進牛奶攪一攪?還是舔乾淨?不管怎麼處理,小勺都無法再舀第二勺了

黏稠的蜂蜜,非常不方便食用。怎麼辦?

有專家在不添加任何物質的情況下,控制水分以及低溫誘導,可以把黏稠的蜂蜜,結晶為固態

這個“增加”了結晶態的創新,就拓展了蜂蜜的使用場景,面對一片藍海


第二, 減:減少低價值元素

固態的蜂蜜,就不是用勺舀了,而是用勺挖。但還是不方便。怎麼辦?

能不能“減少”整塊固體蜂蜜的體積?從一大塊,變成方糖那麼大?

這樣,喝牛奶時,你只要決定加一塊、還是兩塊蜂蜜。和方糖一樣方便


第三, 乘:創造新價值元素

可是,一塊一塊的固體蜂蜜,容易粘在一起,怎麼辦?你吃過大白兔奶糖嗎?

大白兔奶糖用一層薄薄的、可以吃的糯米紙包住奶糖,防止奶糖和糖紙粘在一起

對啊,我們也可以“創造”一個新元素,用糯米紙包住方糖蜂蜜,方便取用


第四, 除:剔除無價值元素

一旦用糯米紙包住方糖蜂蜜,厚重的大玻璃瓶,就可以被“剔除”了

你可以用紙盒包裝,放在餐桌上,茶水間,或者辦公桌上

你甚至為咖啡專門調配、生產特殊配方和口味的“咖啡方糖蜜”

咖啡方糖蜜?聽上去有點意思。蜂蜜的營養大於方糖,你可能會因此,開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藍海

 

 

4. 顛覆 VS 延續

最近幾年,“顛覆式創新”席捲全球。但顛覆式創新的起點,是破壞性的技術

比如柯達面臨的數碼相機,諾基亞面臨的智能手機。如果找不到破壞性技術,不如先從延續性創新做起

蘋果的iPhone第一代是顛覆式創新,然後的iPhone 3,4,5,6,7,8,X,都是延續性創新

顛覆式創新是突發的,延續性創新是常態的

那我應該怎樣做“延續性創新”呢?給你3個建議

 

1) 建立允許犯錯的文化

創新從來都不是個褒義詞,它是個中性詞。為什麼?

因為創新不一定會帶來好結果,創新也經常會失敗

如果你不允許犯錯,只把必然成功的創新才叫做創新,那你的員工就不會真正的創新


2) 掌握系統創新思維

創新並不是拍腦袋、靈感乍現。創新是有系統方法論的

你可以用“減法”,去掉洗滌劑裡的有效成分,做出“衣物清新劑”

你可以用“除法”,除去冰箱的冷櫃,放在廚房抽屜裡,變成分體式冰箱

你可以用“乘法”,把空氣清新劑乘二,變為提神清心劑。等等


3) 與其更好,不如不同

做得更好,是創新。做得更便宜,也是創新。但是,做得更好更便宜會越來越難

做得不同,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新之源

比如,一杯咖啡,一勺鮮奶,一塊方糖,加上一塊餅乾,是很多人的下午茶

你怎麼做得更好呢?咖啡更好喝,餅乾更好吃?

也許你可以換個思路,用餅乾做杯子,內壁上涂滿糖奶,然後往裡倒上咖啡,非常別緻

喝一口咖啡,咬一口杯子。咖啡喝完了,杯子也吃完了。這就是“與其更好,不如不同”


以上就是有關戰略指南的四個重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任何問題歡迎在以下留言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S 的頭像
    MARS

    火星思維

    MA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