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S的商業思維(35) 模式:商業禁區.JPG

 

找到模式,就是找到“優化交易結構”的機會

這次我們來講商業禁區,来学习如何避免踏入商业模式的禁区

有關商業禁區的四個重點:龐氏騙局、傳銷、非法集資、商業道德


1. 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就是,用後入者的本金,當作先入者的收益,不斷滾雪球的騙局,俗稱“拆東墻,補西墻”

龐式騙局聽上去如此顯而易見。很多人覺得,我再傻也不會被這種東西騙吧?

我再壞也不會拿這種東西騙錢吧?你還真別那麼自信

巴菲特說過:如果遊戲開始二十分鐘,你還不知道這個遊戲在捉弄誰,那你肯定就是那個被捉弄的傻子

也就是說,一個人很賺錢,你始終不知道他是怎麼賺錢的,很可能,他就是想賺你錢

那你應該如何避免自己“成長”為騙子呢?永遠不要承諾收益率

即便你再有自信,認為自己可以把商業模式優化到,有必然收益的嘗試,都是商業模式的禁區

為了維護一個小謊言,我們常常不得不製造一個更大的謊言

為了維護更大的謊言,我們還要創造一個驚天謊言

等到所有謊言破滅時,我們悔不當初,其實一切的開始,都是那麼的微不足道

 


2. 傳銷

傳銷之所以讓你加入時如痴如醉,離開時血本無歸,是因為有三個典型特徵:

第一,多級分銷

1變5, 5變25, 25變125,每一層級的參與人數,呈幾何級裂變。這就是多級分銷

聽上去很美,但這種“裂變”其實從數學上來說是不可持續的

如果每個人發展5個人,下一層再發展5個人,只要重複13次,捲入的人數,已經超過地球人口總數

也就是說,大部分人,是不可能裂變出枝繁葉茂的“多級分銷”體系的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350家“多級分銷”機構做了調研,發現99%的參與人都在虧損

躺著賺錢,對99%的人來說,是個夢。而正是這些夢,養活了那1%的人


第二,產品劣質

“多層分銷”體系,三級獎金加在一起,要拿走商品價格的(30% + 12% + 8% =)50%

所以商品的實際成本,很可能不到銷售價格的10%,甚至1%

這樣的產品,在真實的商業世界中幾乎是賣不掉的

所以在不少傳銷機構,所謂“產品”幾乎沒有賣出過這個金字塔結構本身

所有人賺的錢,都是下幾級加入者的入門費

因為“產品劣質”,很難產生金字塔體系外的“重複購買”,是傳銷的第二大特徵


第三,高入門費

如果很難靠銷售產品賺錢,那靠什麼賺錢呢?靠高昂的入門費

這些參與者付出的9999元,買的真的是產品嗎?

其實,他們買的是一次看上去美好的“創業機會”,而產品只是順帶的“贈品”

從這個角度看,贈品的標價越高越好,成本越低越好。所以保健品、化妝品成了傳銷重災區

區塊鏈技術出來後,聽上去非常高大上、又完全沒成本的“空氣幣”,立刻成了傳銷界的新寵

傳銷這種模式能用核爆炸的速度擴張,是因為點燃了所有參與者“不勞而獲”的貪婪

但是擊鼓傳花到最後無人可傳時,大部分參與者都會血本無歸

這種交易結構之所以可怕,是因為它把每個參與者,都變成了擴大這個騙局的同謀

正如雪崩發生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3. 非法集資

有人用“直管”模式,兼顧快速擴張和優質服務,開了100家美髮連鎖店

然後在這100家店裡,發行了一種“預付費5000元可以打4折,預付費1萬元可以打3折”的會員卡

這樣很快就收集了幾億、甚至十幾億的資金

這很有可能,已經涉嫌了非法集資。那我們就來解析一下這個交易結構


第一、 預付費卡,屬於債務

公司的“三張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

當客戶把用於未來消費的一筆錢,存到你公司的賬戶後

這筆進賬,在資產負債表中,會被計入“資產”,還是“負債”呢?

有錢進來,當然屬於我的資產吧?錯了。恰恰相反,這筆錢屬於負債

為什麼?因為你收這筆錢時,承諾給他理200次頭髮,還一次沒理呢。這筆錢,還是屬於客戶的

直到你幫他理完200次頭髮,這筆錢才是你的

而在那之前,你要明白。預付費卡的本質,是你向客戶“借”的錢,是債務

服務沒法交付,比如店關門了,換地址了等等,你是要還錢的


第二、 發行債務,需要監管

就算是我向客戶借錢,但也是客戶自己同意的啊。他之所以同意,也是因為享受了折扣啊

用戶把錢預付給你後,這筆錢還是客戶的,存在你帳上,利息你拿了就拿了,但本金至少還是安全的吧

可是誰同意你“挪用”客戶的錢去投資的呢?你總以為自己的投資萬無一失,但萬一真的有萬一呢?

萬一投資失敗,企業資金鏈斷裂,美髮店關門,成千上萬受害者上門追債,只能跑路


非法集資,就是未按程序獲批,用股權、債券等方式向公眾募資,並承諾實物或者資金的回報

挪用預付費卡里的錢去投資,就相當於用折扣優惠作為回報,變相募資

如果資金用途不受監管,就已經滑向了“非法集資”的邊緣。嚴重的,甚至會被判刑

 


4. 商業道德

第一,就是堅持“正直誠信”

曾經的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安達信創立於1913年。1914年,芝加哥鐵路公司要求安達信做假賬

年僅28歲的安達信連付工資的錢都沒有,但警告該公司:即使傾芝加哥全城之財富,也難以誘我讓步

說得多好!安達信公司依靠誠信,越做越大。直到,2001年,美國上市公司安然醜聞爆發

美國監管部門在調查中發現,安達信為安然虛構了5.86億美元的利潤,隱藏了數億美元的債務

美國證監會宣布調查後,安達信開始瘋狂銷毀文件。2002年,安達信宣布放棄全部審計業務

一個89年的巨頭,轟然倒下,沒能度過100歲生日

這是非常諷刺的一件事情,一個依靠正直誠信獲得成功的企業,居然最後,因為做假,一夜暴斃

 

第二,就是避免“利益衝突”

有位科學家,在某著名國際科學期刊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

可過了不久,他收到了期刊的郵件,說他沒有說明自己的配偶幾年前曾在一家制藥公司工作

這家公司,可能從這篇論文的研究中獲益。這篇文章的觀點是否會因此而不公正,不做判斷

但是這位作者沒有披露這種潛在的“利益衝突”,可能必須撤稿

什麼叫利益衝突?你自己的利益,和這篇文章讀者的利益,可能是衝突的

即便你認為自己剛正不阿,但至少必須充分披露。這就是利益衝突

還有哪些是利益衝突呢?作為公司的職員,從自己家人、朋友的公司采購商品

你可以“問心無愧”地說,他們的東西確實好

但這依然存在潛在利益衝突,你必須向老闆匯報你和供應商之間的關係,由更高層判斷是否采購


第三,就是不送“不當禮物”

什麼叫不當禮物?在中國,第一次見面,帶個小禮物是人之常情。其實全球都是

但是,送多大價值的禮物叫“禮物”,多大價值的禮物叫“行賄”呢?

在美國,公職人員從同一個來源可以接受的禮物,一次不能超過20美元,全年不能超過50美元

否則,就算受賄。50美元,相當於台幣1500元

我是政府供應商,我可以邀請公職人員出國考察嗎?

如果你給他買了商務艙,或者順便報銷了他額外多玩兩天的差旅費用,就是不當禮物

我是藥企,醫生開了我的藥,為了表示感謝,我給醫生發處方津貼,他拿了,就算接受了不當禮物

我是保健品公司,我可以給超市員工發“推廣提成”嗎?他收了,就算接受了不當禮物

不當禮物,不僅發生在公司與政府之間,公司與公司之間,它還發生在公司內部

上級過生日,下屬可以給老闆送禮嗎?送賀卡、蛋糕沒問題。送名表、購物卡,就是不當禮物

 

以上就是有關商業禁的四個重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任何問題歡迎在以下留言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S 的頭像
    MARS

    火星思維

    MA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