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S的商業思維(38) 模式:關鍵因素.jpg


找到模式,就是找到“優化交易結構”的機會

而模式的成功與否,也與一些關鍵因素有關係

有關關鍵因素的四個重點:模式與趨勢、模式與能力、模式與運氣、企業家精神


1. 模式與趨勢

2017年,中國某銀行的一名櫃檯員工登上中央電視台,表演了她神奇的勞動技能:數錢

一般人數錢,是用手。她數錢,是用耳朵

蒙上眼睛後,她只要聽著“嘩嘩嘩”的數錢聲,就能準確報出錢的張數,簡直令人嘆為觀止

但就在2017年,各大銀行陸續裁掉了近6萬名櫃檯員工。為什麼?

因為趨勢是,未來銀行都要無現金化,甚至無人化了,不需要那麼多人數錢了


商業模式,就是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利益相關者,比如勞動力價格,可替代技術

社會協作網絡,隨著時間一直在變,所以交易結構也要有對趨勢的前瞻性

可以用“千百十個思考法”,來檢驗商業模式是否“順勢而為”

 

(1) 千位:時代

千位的重要性,碾壓式地強於百位、十位、個位

微軟的Windows,至今仍占有PC操作系統90%以上的份額,但PC已經不重要了

你的字確實寫得非常好,但我們都用鍵盤了;他認識上海的每條路,但現在導航軟件免費了


(2) 百位:戰略

在創業早期,你可以選擇“撇脂定價戰略”,搭建交易結構

到了競爭對手壓境時,你可能就要選擇“滲透定價策略”嚇退競爭對手

戰略是百位。戰略不對,就是帶領企業在死路上狂奔


(3) 十位:治理

資本與管理團隊之間,合夥人與合夥人之間,管理團隊與員工之間的交易結構,叫做治理

三個人合夥創業,一人33%,等在前面的幾乎一定是吵得不可開交,直到分道揚鑣

治理是十位。結構不對,什麼都不對


(4) 個位:管理

你有沒有找對人?有沒有梳理好流程?有沒有設計好員工的激勵計劃?

有沒有做文化建設,團隊建設?有沒有做好充分溝通?

管理是個位。雖在個位,但依然非常重要

在同一個時代,同一個戰略,同一個治理,就看管理能力了


人生就是一種商業模式。但這種商業模式從來不是: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是種“忽視外部變化,只看內部願望”的美好錯覺

用千百十個思考法,你才會知道,有時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一個永遠打不敗的對手就是趨勢

 


2. 模式與能力

微軟在PC鼎盛時期簡直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互聯網時代來臨後

微軟幾乎“成功地”錯過了每一次重大的機會:搜索、手機、社交等等

為什麼?這當然有很多原因。其中最不可忽視的原因是:互聯網最需要“快”

而微軟隨著公司越來越大,反應速度開始“慢”下來

手機的用戶規模和應用軟件數量之間,存在明顯的網絡效應,所以只能比速度

社交的用戶,更是符合典型的網絡效應,更加只能比速度。那怎麼辦呢?

微軟第三任CEO薩提亞·納德拉上台後,全心全意做雲計算。

為什麼?你讓一個50多歲的人和你比短跑?我謝謝你。我們還是比舉重吧

雲計算這件事,沒有明顯的網絡效應。相反,它嚴重依賴厚積薄發的技術能力

這些技術,需要多年的積累,就像舉重,不行就是不行


類似的,有個35歲的職業經理人想創業,想聽聽意見

送給他8個字:需要加班,就別創業。從35歲開始,你的體能會不斷下降

有些創業項目,最大的競爭優勢,來自於瘋狂加班

如果要比加班,那你就算把命都搭上,也比不過25歲的創業者

那做什麼呢?需要經驗、人脈、資本的項目。不比短跑,比舉重

這樣,你才有長久優勢,學習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

 


3. 模式與運氣

再複雜精妙、巧奪天工的商業模式,也要順應趨勢,符合能力

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商業模式,只有適合的商業模式

再好的商業模式,也只有等待上帝擲完骰子,才知道結果。

還是要靠運氣。但幸運的是,運氣也是可以“管理”的,具體分為三步

 

第一、找對牌桌

在賭場,21點是勝算最高的遊戲。所以真正的賭客,不會浪費時間玩別的

創業也是一樣。創新的技術產品戰勝守舊的技術產品

高效的商業模式戰勝低效的商業模式,是大概率事件

找對牌桌,上對車,然後等待被砸中

這時,不要輕易地“all-in”,因為你要保證自己不會被迫離場。活下去,才有運氣

有一次,我聽“憤怒的小鳥”的CEO演講,他說:你們知道憤怒的小鳥,但你們不知道

在它之前,我們發布了51款遊戲,51款!

他的成功,是因為選對了手游這張牌桌,並且沒在第50款遊戲時,輸光離場


第二、 果斷下注

雷軍成名非常早。他做過金山軟件,做過卓越網,投資了YY語音、獵豹、迅雷

他在互聯網這張牌桌上,一直下點小注,有輸有贏,但從不離場

但是,2010年,他看到了一個巨大的機會

那就是“在安卓體系裡建立類似於蘋果的亞生態”

他決定,留下不離場的保命錢,然後重注壓上“小米公司”

雷軍當時會想:我能獲得“確定的成功”嗎?沒有人可以給他這個保證

他必須賭。今天他成功了。但如果失敗了呢? 如果失敗了,雷軍可能會繼續在牌桌上

下點小注,有輸有贏,但從不離場,直到下一個運氣降臨

每個人都有1-2次這樣的機會,你看到了嗎?你接住了嗎?


第三、 增加勝率

然後雷軍做的一切,都是在“增加勝算”。比如組建最優秀的團隊,找到最充裕的資本

不斷探索新模式,迭代,刷新。這些都是在“增加勝算”

為什麼我們常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一次天沒有幫你,只是因為概率沒有降臨

你只要堅持“正確的事情重複做”,天不幫你,概率也會幫你

 

 

4. 企業家精神

什麼叫“企業家精神”?是格局?魅力?還是超乎常人的勤奮?都不是

關於什麼是企業家精神,熊彼特有精闢的見

熊彼特是上個世紀最著名的經濟學家之一

他主要的貢獻之一,就是提出了“景氣循環理論”。什麼叫景氣循環理論?

簡單來說,就是創新引起模仿,模仿打破壟斷,刺激大規模的投資,導致經濟繁榮

可是當進入的企業足夠多時,盈利機會就會消失,經濟開始消退,等待新的創新

如此循環。就是創新才能創造利潤,護城河可以守衛利潤,而模仿則會消滅利潤


錢在哪裡,就去哪裡。聽上去很有道理

但是彼得·德魯克說:眼睛緊緊盯著利潤的企業,總有一天是要沒利潤的

熊彼特說,應該盯著“創新”,只有不斷創新的人,才配叫企業家

創新這個詞,今天非常火。但你也許不知道,創新之於企業的價值,就是熊彼特提出來的

他在將近100年前,就對創新做了一個精準的定義:創新就是

將原始生產要素重新排列組合為新的生產方式,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個經濟過程

聽上去很拗口,我用普通話舉個例子

2011年之前,中國人發70個漢字給朋友要花1毛錢,發一張壓縮過的照片要花6毛錢

然後,騰訊公司“將原始生產要素重新排列組合”,推出了微信

把文字、圖片、甚至語音的傳輸,建立在移動互聯網上,價格直接降到幾乎為0

這就是創新。創新極大地提升了商業效率,並因此帶來利潤

創新所帶來的利潤,甚至有個專有的名詞:熊彼特租金

為什麼谷歌能有6星級廚房?因為有熊彼特租金

為什麼騰訊能用3倍薪水挖走你的人?因為有熊彼特租金

所以,你到底有沒有創新?你到底有沒有特殊的辦法

“將原始生產要素重新排列組合,從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沒有的話,那你還創什麼業?你自以為的“創業”,其實只是“套利”

你和所有套利者一樣,在一條明知利潤迅速歸零的賽道上,一路狂奔

創新,創新,創新。那到底應該怎麼創新呢?

首先,牢記一切商業的起點,都是消費者獲益

然後,用產品,滿足用戶需求;最後,優化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


你是不是真的在創新,時時刻刻用這兩個詞來衡量:定價權,和定倍率

第一, 定價權

我的東西就是昂貴。不服氣?那你做給我看看?做不出來吧

我就是能做你做不出來的東西。這時,我就有資格提高“定價權”

能提高定價權標誌著,我在產品價值上有真正的創新


第二, 定倍率

我的東西就是便宜。你賣1000塊還不賺錢?做得比你好,價格比你便宜,而且還比你賺錢

為什麼?因為我降低了定倍率。能降低定倍率標誌著,我在流程效率上有真正的創新


以上就是有關關鍵因素的四個重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任何問題歡迎在以下留言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S 的頭像
    MARS

    火星思維

    MA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