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以色列的國王所羅門,特別擅長給別人提建議
如果你有什麼疑難,你去問所羅門,他就能告訴你該怎麼辦
很多人從很遠的地方專程來向所羅門尋求建議
所羅門說出話來都是一套一套的,而且別人聽了他的建議,也確實好用!
但問題是,如果你考察所羅門自己的生活,你會發現他做了很多錯誤的決定
他放縱感情娶了很多美女,他貪圖錢財還愛向別人炫耀財富
所羅門只有一個兒子,但是他沒有好好教育,以致於所羅門死後,兒子是一個暴君
你這麼聰明能整天給別人提建議,但是自己的生活卻搞不好
這個現象叫做「所羅門悖論」
1.智慧
首先是智識上的謙遜。就是我知道我的知識是有限的,我要尋求更多的信息
才能做出很好的決策。我不能衝動,一上來就胡亂決策
其次是要超越自我。就是要能從別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不要光想著我怎麼樣
第三是要善於達成妥協。就是不能光想我的利益最大化,我也要考慮別人的利益
2.智慧可能很難學
一個人可以在某一方面表現出很高的智慧,但是在另外一方面卻可能表現得很沒有智慧
一個人談起人生意義來頭頭是道,但是他跟同事的關係卻搞不好
一個人工作能力特別強,把手下人管得特別好,但是家庭生活卻非常糟糕
一個人私下場合很可靠,發臉書卻愛胡說八道
一個人在一天之內,可以有時候表現出很有智慧,有時候卻很沒有智慧
再進一步,智慧跟人的性別、受教育程度關係都不大
唯一有關係的是年齡,年齡大的人,可能因為經歷的事情多,更有智慧
如果智慧不是一個基本素質,甚至智慧跟受教育程度關係都不大,那智慧還是可以學的嗎?
很難學。有人做過實驗
先給一些學生講道德課說要幫助別人,結果就在剛剛聽完課,這些學生走出教室
真的遇到一個需要幫助的人的時候,他們並沒有比一般人更願意提供幫助
等於說這個課白講了。還有研究發現,專門研究道德哲學的那些哲學家們
他們自己辦事的時候,並不比別人更有道德
所以這不都是紙上談兵嗎?學了也沒用! 這個所羅門悖論,應該怎麼破呢?
3.提高智慧的方法
一個方法是你要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想象成是發生在別人的身上
假如你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出軌了,你怎麼辦。很多人都表示馬上分手
但如果是你的好朋友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出軌了,你會怎麼給他提供建議
有一個問卷評分系統,能測試人面對事情時候表現出的智慧水平。這些測試包括:
* 你是不是需要關於這件事更多的信息呢?
* 你是不是需要瞭解一下這個事發生的背景是什麼?
* 你是不是要考慮一下妥協的可能性?考慮一下對方的看法?
* 你處理這件事之後,未來會發生什麼,你能不能想象幾種不同的可能性?
測試結果是如果這件事是發生在別人身上,你的角色是像所羅門一樣給人出主意的話
你往往會表現出更多的智慧。但如果這件事是發生自己身上
那就是一怒之下就迅速決定,所有這些智慧都不要談了
那既然如此,能不能明明這件事是發生在你身上,但是你想象成這件事是發生在別人身上
也就是說,如果用第三人稱視角考慮自己,我們能更有智慧嗎?
答案是可以的,用第三人稱看自己的確能表現出更多的智慧
所有這些方法,都是要學著跳出自我中心的視角,多考慮考慮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