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說一個有點離奇的研究結果,說世界上有這麼一種人
可以稱之為「失敗預兆者」:他們越歡迎什麼東西,就越預示著這個東西將會失敗
在一個新產品剛出來的時候,誰也不知道這個產品能不能成功的情況下
他們買了這個東西,就預示著這個東西將來必定失敗
你不希望這樣的人喜歡你的產品
但是這樣的人很多!這可能是產品營銷界最近幾年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我們知道市場上每時每刻都有新產品出現。商家必須不斷創新才能保住自己的位置
但創新總是實驗性質的,總有失敗的可能
比如曾經推出過一種咖啡口味的可樂,但是一看市場反應不好沒多久就取消了
再比如奧利奧餅乾,曾經出過一種西瓜味的,現在也沒有了
好,現在問題是,這種後來被證明失敗的產品
剛推出來的時候也是有人買的 —— 那都是哪些人在買呢?
這些人是一群非常獨特的人,他們購買你的新產品,說明你這個新產品即將失敗
所謂失敗,就是一個新產品推出之後,在市場上停留沒超過三年就被下架了
失敗預兆者佔全部消費者的比例是35%,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
這些人對新產品的品位可以說是正好跟別人反著來
如果失敗預兆者特別喜歡一款新產品,以至於居然買了三次
那麼這款產品成功的可能性就會降低 56%
這些失敗預兆者並不是只對某種產品的口味獨特,他們是對所有產品的品位都不對
買西瓜味奧利奧的是他們,買黃色指甲油的也是他們
買咖啡味可樂的是他們,買高露潔這個牙膏品牌出的冷凍快餐食品的也是他們
不管你是賣啥的,他們看上你的產品,那就說明你這個產品肯定不對
他們不是只在某一方面與眾不同,他們是整個眼光都有問題
有人認為這些人的購買之所以預示著失敗,是因為他們買東西比較隨意
喜歡冒險買新的但是又不重視反饋。這些人更喜歡去「好市多」
那種一買就論大包買很多的商店買東西,而不是去那種小的便利店
他們對價格很不敏感,同時又很講究多樣性
喜歡各種品牌換著買。他們不願意為買個東西做調研
要這麼說的話,失敗預兆者很可能是那些買東西比較大氣,比較不在乎的人
不管他們到底是什麼人,「失敗預兆者」這個概念提醒我們的是
一個新產品推向市場的時候,你不能光看有沒有人買 —— 你得看是哪些人在買
如果你的產品大多賣給了失敗預兆者,那可是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