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學會選擇做好決策這個主題,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這本"理性的非理性"的心得
本書就列舉了生活中最常出現的一些非理性行為,並且一一剖析
揭示了人們在決策背後的那些深層影響因素,無論你是為了更好地幫助自己在生活中做出決策
還是為了幫助你的企業更好地了解用戶,這本書都將讓你有新收穫
就從兩個方面為你講述書中的內容:
第一,選擇決策中的非理性行為
第二,個人習慣中的非理性行為
第一,選擇決策中的非理性行為
過去我們認為,當我們在買東西的時候,我們只是在純粹地考慮一件商品的價值是否值得上它的價錢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並不是!
如果想要讓一件一千塊的大衣更好地賣出去,最好的方法可能是在它旁邊擺上一件質量較差的大衣
並標價1五百塊,這樣大家就更容易購買那件一千塊的大衣
雖然這件大衣的價值並沒有變化,它的價格也沒有變化,這就是“對比效應”
也就是說人們在購物時往往並不能客觀評估一件商品本身的性價比
而只是在不同的方案中選擇了一個看起來不錯的,雖然這些方案本身可能都不是最好的
傳統的經濟學觀點認為,在一個穩定的市場中,新競爭者的加入只會降低原有產品的市場份額
但“對比效應”卻顯示,新的競爭者,有時反而會讓原有產品的市場份額提升
在一次實驗中,研究人員要求參與者在以下兩種訂閱雜誌的方式中進行選擇:
第一種是花59美元訂閱全年的電子版雜誌
第二種是花125美元訂閱全年的電子版加印刷版套餐
他們發現,有68%的參與者選擇了59美元的電子版
有32%的參與者選擇了125美元的電子版+印刷版套餐
接下來,研究人員要求另一部分參與者在三種方式中進行選擇:
第一種還是59美元的全年電子版,第二種還是125美元的全年電子版加印刷版套餐
而第三種,是全年的印刷版,標價125美元
對比二三兩個選項,同樣是125美元,但是第三個選項中卻不提供電子版
因此可想而知,只要是理智的人都不會選擇第三項
但是這就意味著這個選項的存在沒有起到作用嗎?絕對不是!
實驗結果表明,這一次只有16%的參與者選擇了59美元的電子版,
而選擇第二項125美元電子版加印刷版套餐的參與者,則多達84%
雖然沒有人選擇第三種方式,但選擇前兩種方式的人數完全逆轉了
這正是因為“對比效應”的影響,比起同樣價格的第三種選項
參與者們都會覺得,第二種選項是更聰明的選擇
因此想要促使更多人選擇某個產品,也許最好的方式是增加一個看起來不那麼好的對比選項
那麼增加對比是不是總能夠起到幫助呢? 這裡就要說到“評估模式”了
評估模式分為單獨評估和聯合評估兩種
在沒有比較對象的單獨評估模式下,人們關心的是評估對象本身是否好
而在有比較對象的聯合評估模式下,人們關心的是評估對象是否比別的參考對象要好
我們來看一看相親的例子:
如果你是一位準備要去相親的女生,希望給對方留下好的印象,那麼你是否應該帶上自己的閨蜜呢?
這裡我們暫且拋開性格、年齡、職業等因素,先從相貌這一個維度來進行討論
我們知道,如果閨蜜比你漂亮,那你不應該帶上她,如果你比閨蜜漂亮,那麼你可以帶上她
這兩種情況都比較簡單。但是還有兩種比較複雜的評估情況,也就是你和閨蜜都很漂亮
或者你和閨蜜都不漂亮。這個時候你是否應該帶閨蜜去相親呢?
回到剛才說到的評估模式理論,如果你和閨蜜都長得很好看,就不應該帶上閨蜜去相親
因為如果帶上閨蜜就容易進入聯合評估模式,認為雖然你長得很好看,但是也沒有比別的女孩子漂亮
所以這個時候,你需要讓對方進入單獨評估模式,就不應該帶閨蜜去
而另一方面,如果你和閨蜜都長得不好看,那就應該帶上閨蜜去陪你相親
因為如果對方進入聯合評估模式,就會覺得雖然你容貌一般,但也並沒有比別的女孩子差
聽過上面的例子,可能你會覺得,人們之所以產生非理性行為
主要是由於可比較的對象太少,因此容易受到外來因素的干擾
那麼,當有盡可能多的選項擺在面前的時候,人們是否能做出理性的選擇呢?
研究人員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們設定了五個選項
A 是最好最貴的, B 是較好較貴的, C 是中等的, D 是較差較便宜的, E 是最差最便宜的
然後他們找來兩組志願者,第一組需要在ABC三個選項中選擇,第二組需要在BCD三個選項中選擇
結果發現第一組志願者從ABC中選擇B的概率,要遠高於第二組志願者從BCD中選擇B的概率
而第二組志願者從BCD中選擇C的概率,則要遠高於第一組志願者從ABC中選擇C的概率
這說明了人們會偏向於從眾多選項中選擇折中的那一個,而不太喜歡選擇相對極端的那個選項
這也就是所謂的“折中效應”,來舉個作者的實例
曾經有一次作者去理髮店剪頭髮,服務生很熱情地上來迎接並告訴他說
有199元的普通剪髮和399元的設計師剪髮可供挑選
作者當時想了想,覺得399比199貴了一倍,沒必要讓設計師剪髮,於是就選擇了200元的普通剪髮
後來又有一次,作者去另一家理髮店剪頭髮,這家服務生告訴他說
有199元的普通剪髮、399元的設計師剪髮、599元的高級設計師剪髮和899元的店長剪髮
面對這四個選擇,你心態就發生了變化:他知道599和899的選擇沒有必要
但是在考慮199和399這兩個選擇時,他的想法不太一樣了
一來作者覺得選38的實在不好意思,二來作者也覺得自己不應該什麼都買最便宜的
所以這一次,他選擇了399元的設計師剪髮
類似的例子十分多見,比如很多餐廳都會在菜單的首頁放上兩份很貴的菜品
比如價格1499元的高級牛排等,這樣做也許並不能真正賣出多少牛排
但至少在顧客看到後面400元的糖醋排骨的和150塊的炒青菜時,更容易選擇400元的糖醋排骨
再比如,蘋果手機經常分為32G、128G、256G三個版本
而大部分消費者都會覺得32G不夠用、256G太貴,從而選擇128G的折中選項
這些種種現象都表明,遇到多個方案的時候,人們傾向於選擇折中的方案
以後如果我們要開一家餐廳呢,就可以設置一個價格很高的選項
來讓用戶選擇其他那些價格中等的選項,以此來增加盈利
我們說完了折中方案對人們選擇的影響,那麼人們對價值的判斷,是否會受到第一印象的影響呢?
研究人員讓一組中學生用5秒的時間估算一道算術題,題目是1乘2乘3乘4直到乘8,結果是多少?
隨後,又找來另一組中學生,同樣用5秒的時間來估算,不過題目變成了8乘7乘6乘5直到乘1
大家都知道,這兩道題的答案肯定是相同的
但是奇妙的事情在於:第一組學生估算的答案平均為512,而第二組學生估算的答案平均為2250
雖然這兩組答案都離正確答案40320差得很遠,但是兩組答案之間的巨大差距
足以說明乘法數字的排序對於大家的估算已經產生了影響
由於第一組學生首先看到的是比較小的數字,因此他們對於結果的估算就會參考比較小的標準
而第二組的學生首先看到的是比較大的數字,因此他們對於結果的估算就會參考比較大的標準
這樣的現象,往往被稱為錨定效應,意思是說,不同的參考基準,往往最終會造成不同的結果
另一項實驗也驗證了這個觀點:在實驗中,研究者們拿出一盒沒有商標的膠囊
並詢問一名學生,是否願意花10美元買下這盒感冒藥,如果學生們說不願意
那麼研究者們會繼續問學生,最多願意出多少錢買下它。而另一組學生的情況有些不同
研究者一樣會問他們,是否願意買下這盒感冒藥,但價格變成50美元
結果顯示,第二組學生們給這盒無名感冒藥開出的價格,要遠遠高於第一組
很明顯雖然是同樣的一盒膠囊,但由於研究者給出了不同的參考價格
導致最終大家對它們的定價產生了差別
錨定理論給我們工作中的商務談判帶來了很大啟發,當你試圖把產品以更高的價格賣給客戶時
也許應當注意在最開始就給他們一個更高的價格設定
以上就是第一部分的內容:選擇決策中的非理性行為,對比效應、評估模式、折中效應和錨定效應
第二,個人習慣中的非理性行為
作為一個理性的人,那些已經發生,無法改變的事情,會影響你的決策嗎?
通常來說,理性的決策通常只考慮這個選擇在將來能夠帶來怎樣的收益
但很多時候,操縱我們所作所為的卻是一些已經發生的事情,也就是所謂的“沉沒成本”
就像那些已經沉入海底而無法挽回的東西
設想一下你手裡有一張今晚棒球比賽門票,是你很喜歡的球隊在舉辦的季前賽
而這張門票是你之前花兩千塊買來的。可不巧的是,今天下起了大暴雨,此時你該怎麼辦?
是冒著大雨出門去看比賽,還是待在家避雨,浪費掉這張兩千塊的門票?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很為難,但最終還是會選擇去看比賽
那麼接下來另一種情況,假設還是同樣的門票,但你的這張門票是上個月公司發給你的獎勵
那麼面對這場大雨,你會選擇冒雨去看比賽,還是留在家裡避雨?
事實上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的選擇就發生了變化,選擇留在家裡避雨的人數明顯增多了
其實無論這張門票是怎麼來的,你在面對大雨時所面臨的選擇及可能帶來的後果都不會變
可為什麼,那些自己花了錢買票的人就更願意去冒雨看球呢?這其中就正是沉沒成本在作祟
花出去的那八百元雖然再也無法挽回,但它仍然讓人覺得,如果不去看球,就浪費了這八百塊
這也是為什麼,沉沒成本可以像魔鬼一樣深深地影響這我們的決策
生活中還有很多沉沒成本影響決策的例子,比如當你和朋友去餐廳吃飯,大魚大肉過後
你已經很飽了,甚至有點撐,但桌上還剩下不少菜
這時你很可能會頂著圓鼓鼓的肚子,繼續挑戰最後的剩菜
但冷靜下來想就會發現,在這個時候繼續把多點的菜吃完,並不能給你帶來更多享受
反而只會讓你覺得肚子難受,甚至還有可能導致消化系統疾病
因此繼續把這些菜吃完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但你為什麼還會這麼做呢?
無非是因為錢也花了菜也上了,這樣的沉沒成本讓你覺得眼前這盤菜不能浪費,還是硬著頭皮吃吧
現在我們知道,人們往往會因為已經發生的無法輓回的成本而做出錯誤的決定
那麼在評估簡單的收益和損失的時候,人們的態度是一樣的嗎?其實不一定
相比於獲得一千塊錢的喜悅感,人們更在意損失一千塊錢的痛苦感,這個現象被稱為“損失厭惡”
假設有一天,你面臨兩個選擇,選A你可以明確得到五百元
選B你有50%的可能性得到一千元,有50%的可能性什麼都得不到
這個時候你會怎麼選?經過研究發現,大多數人在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會更傾向於選A
人們會覺得,選A的話肯定能得到五百元,但選B的話就有可能失去這到手的五百元
接下來考慮另一種情況:選A你會損失五百元
選 B你有50%的機會損失一千元,50%的機會不會有任何損失
此時你會怎麼選?事實上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會傾向於選 B
因為他們覺得選A無論如何都會虧五百元,而為了避免損失的可能,寧願去冒一定的風險選擇B
綜合來看你會發現,無論在哪一種情況下,AB兩個選項的平均收益都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假如你選100次A,再選100次B,你會發現你所得到的錢是差不多的
經濟學家和銀行家眼中,這兩個選項就是一樣的。但是為什麼在第一種情況下,更多的人願意選 A
而第二種情況下,更多的人願意選B呢?這就是因為人們總是更加厭惡損失
當選項更多地圍繞著“收益”的時候,人們會盡可能減少風險,選擇最穩妥的收益方式
而當選項更多地圍繞著“損失”的時候,人們會更多地去嘗試冒險,以追求讓自己免受損失的可能性
生活中的類似例子也比比皆是,很多人在賭場裡贏了錢之後,會更傾向於穩妥和保守的下注方式
這樣雖然不會繼續贏太多,但至少能讓自己保住當前的勝利果實
而當這些人某天運氣不佳,輸了一些錢的時候,他們就開始進行更大膽和冒險的下注
雖然他們知道這樣做的風險是很大的,可能會讓他們蒙受更大的損失
但他仍然願意去追求那份高額的回報,來讓自己扭虧為盈
在很多時候,人們對損失的厭惡感,都要超過對同等程度收益的愉悅感
現在我們知道了,人們對於收益和損失的看待方式是不同的
那麼,對於同樣的一筆錢,人們在不同情況下的態度會有不同嗎?
答案是肯定的:作者認為,同樣是錢,但是人們會將它們分到不同的心理帳戶裡去
“心理帳戶”理論認為,人們不僅會對物品分門別類,對於金錢,也會進行各自歸類區別對待
在頭腦中為它們建立各種各樣的“帳戶”,從而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消費行為
這個過程能夠直接影響決策,但往往卻是不被察覺的
比如作者過去在美國工作的時候,有一天剛領到4000美元的薪水,於是決定花200美元去買一台GPS
但結果呢,在準備出發的時候卻發現後視鏡被別的車給弄壞了,於是他首先把車開去維修
後來師傅檢查並處理完後,總共費用花了200美元左右
而這個時候作者就決定今天不買GPS了。不是一台GPS不值200美元了,也不是資金不夠了
這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在於,作者把購買GPS和修後視鏡都劃分在汽車消費這一個帳戶裡
而這個帳戶就是200美元左右,因此當修後視鏡把這筆錢花完後,作者就不會再去考慮買GPS
而另一方面,如果說之前花的那200美元不是為了修車,而是去交水電費的話
作者就不會把這筆錢算在汽車消費的帳戶裡,就很有可能會繼續購買GPS
以上就是第二部分的內容:個人習慣中的非理性行為,我們講到了沉沒成本、損失厭惡和心理帳戶
以上就是學會選擇做好決策這個主題的"理性的非理性"的心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任何問題歡迎在以下留言,期待與你一起成長
下一篇的心得是"理性的抉擇",敬請期待!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文章總整理,歡迎分享與提問歐,感謝你的支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