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選擇做好決策(二三) 行為的藝術.jpg


有關學會選擇做好決策這個主題,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這本"行為的藝術"的心得

本書指出了我們在行動和決策時常見的思維誤區,通過對它們的深入分析

告訴我們這些思維誤區是如何干擾大腦,如何讓我們的決策發生不自覺的傾向性

針對性的建議措施讓我們避免誤區帶來的干擾,使自己的決策和行動更加明智,成為理性而精明的人

做出明智而正確的決策行動,其實並不需要額外的智慧,只需要始終牢記和把握一點:少犯錯誤

本書重點內容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相比起那些冷冰冰的數據,為什麼我們對具體的人物更能感同身受

第二:為什麼為什麼在手裡拿著鐵錘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

第三:為什麼我們總不自覺地認為,別人跟你的想法可能是一樣的

第四,為什麼我們更偏愛經過痛苦能才得到的事物

 


第一,相比起那些冷冰冰的數據,為什麼我們對具體的人物更能感同身受


在上個世紀80年代,經濟學家們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叫做“最後通牒博弈實驗”

這個實驗簡單來說,就是我給你100塊錢,你來給這筆錢設定一個比例

比如30%也好,50%也好,反正不管多少比例,你說了算。然後按照這個比例

你把這筆錢,跟一個坐在你對面的陌生人一起分掉。請注意,這位陌生人坐在你的對面

如果這位陌生人同意了你這個分成比例,那麼你們就可以把這100塊錢從我這成功拿走

如果陌生人不同意這個比例,那你就必須把這100塊錢再還給我,等於你們誰也沒拿到我的錢

問題來了,你會提出什麼樣的分配比例呢?

我們可能會覺得:你一定是給陌生人很小的一部分。比如說1塊錢就好了,然後你自己可以拿99塊

因為對於陌生人來說,1塊錢也比什麼都沒有要好,他肯定會同意

可實驗的結果,卻跟我們的理性分析完全相反:絕大多數參與實驗的人都建議說

應該給陌生人30到50塊錢之間,並且他們還普遍認為,要是低於30塊錢,對這個陌生人就是不公平的

 

為什麼看起來每個人都會這麼慷慨大方呢?這就是一種所謂的“心智理論效應”

就是說人類從原始社會開始,都是以群居和集體生活的方式生存下來的

因此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我們對身邊人如何思考和感覺,已經形成了非常細心的感受習慣

那麼這個最後通牒博弈實驗,其實就是對這種所謂心智理論效應的最好證明

一旦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實驗者會不自覺地感受對面這位陌生人的想法

但如果對這個實驗做個小小的改動,很多人就變得不再這麼大方了

比如把參加實驗的兩個人,分配在不同房間裡,你看不到那個陌生人,也想象不出他長的什麼樣

在這種情況下跟我們打交道的人變得抽象了。而他們最後建議的分配比例,都普遍降到了20塊錢以下


再講一個例子。心理學家做過一個捐款的實驗,對第一組實驗者展示了一張非洲戰亂國家的孩子照片

照片中這個孩子骨瘦如柴,眼中帶著哀求的神情,那麼凡是看了這個照片的人,平均捐款是2.5美元

然後他又給另外一組實驗者,展示那個非洲國家饑荒的統計數字,說是有超過300萬個兒童營養不良

那麼看了這些數字的人,掏錢捐款的數額,平均卻只有1.7美元。這個結果有點令人意外

理論上說,統計數字才最能反映災難的真實程度,第二組的捐款數量應該不會太少

可是人們恰恰不這麼理解,人們只覺得統計數字冷冷冰冰、毫無作用

而只有那些具體的人,他們的表情和神態,才能讓人們感到饑餓仿佛就在眼前


這種心智理論效應一直都在發揮作用,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媒體就知道圖表和數字是不能吸引讀者的,只能利用具體的人或者震撼人心的圖片才有效果

比如如果有篇文章是關於某個國家的,那麼就印上這個國家元首的照片

如果是關於地震的報道,那就在文章裡貼出受害者的照片等等

那麼該如何利用這種心智理論效應,理智地做出我們自己的決策呢?

一方面,如果你是一個受眾,當有人要給你介紹某個人的故事時,請你一定要謹慎客觀一點

你應該仔細問問這個人故事背後的事實,以及關於他的統計數據

那些講述得天花亂墜的故事,很有可能會讓你陷入不理性的決策中,進而產生錯誤的行動

相反只有背後的數據,才能讓你了解到真實的背景信息,做出自己的理智判斷,至少不輕易被人矇蔽

另一方面,反過來如果你不是受眾,而是肩負著感動、震撼或者激勵他人的任務

那麼你應該考慮充分去利用這種心智理論效應,用最鮮活的人物形象去展現

而且最好是觀眾們身邊的人物,從而打動人心,起到更好的效果

 

 

第二:為什麼在手裡拿著鐵錘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

 

一個簡單的例子:有位先生申請了銀行貸款,成立了一家公司

不久之後,由於經營不善公司倒閉了,而這位先生在絕望之下自殺了

這本身是個並不複雜的故事,可是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結果呢?不同的人都會給出自己的分析

比如對於一位經濟學家,他會想弄明白,為什麼這家公司的經營理念沒起作用?

他們會猜想:一定是宏觀經濟形勢不好,或者是市場競爭太激烈

對於一位金融專家,他會猜想,貸款可能不是一種正確的融資工具

對於一位地方小報的記者,他會想這背後肯定是有什麼難言之隱或不可告人的秘密

比如,這位先生私下參與了賭博,結果被債主追殺等等。很顯然,他們想的都不對

查理·芒格說,在手裡拿著鐵錘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

芒格分析說,人們經過年復一年的專業培訓,會成為經濟學家、工程師、投資顧問等

一旦當他們了解並熟悉了某一專業領域的思維模式之後,他們就會到處嘗試將所有遇到的問題

都用自己的專業思維模式來解決。比如,職業軍人面對沖突可能會想到優先用軍事手段解決

外科醫生面對一個醫學問題總是情不自禁地想通過外科手術來解決

建築工程師們,總會不自覺地先想到施工上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而老師們,可能會嘗試用說教的思維,去處理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總之如果遇到一個問題,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總會按照自己最擅長領域的思維模式去解讀和處理

畢竟每個人都有擅長的事情,他們在某方面總比外人了解更多,看問題更深入

 

這是我們在決策和行動中,必須有意嚴格避免的一種思維誤區

所謂的專家,其實很容易陷入自己的專業領域裡,形成一種叫做“專業偏見”的思維模式

這種專業偏見的危險就在於,我們總忍不住用自己專業領域的方法

去解決其他領域根本不相干的問題,而我們還會慢慢覺得習以為常

而即便是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那些所謂拿錘子的人,也會逐漸地將錘子在本專業領域內過度使用

這種趨勢和傾向性,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會越來越明顯

專業偏見會最終讓我們形成一個自大的頭腦,變得過於盲目地迷信

這種情況下,請在自己的專業思維模式之外,再多加幾種額外的思維模式

比如說,如果你是一位音樂家,那麼不妨也去學習一下經濟方面的知識

你對哪個領域一竅不通,就應該注意了解一下這些領域的思維方式

看起來絲毫不相關的兩個領域,可以讓你養成多樣化看問題的習慣和視角

使自己的思路更開闊,從而避免在決策過程中的專業思維慣性,盲目自大或迷信自己

 

 

第三:為什麼我們總不自覺地認為,別人跟你的想法可能是一樣的

 

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製作了一塊大牌子,寫上“歡迎來傻瓜餐廳吃飯”

然後他就隨意挑選了一些大學生,問他們是否願意在校園裡舉著這塊牌子走一圈

並且估計一下其他同學中有多少人願意接受這項工作

結果那些願意去做這件事的學生都覺得,其他同學也都會同意做

他們說幫忙舉個牌子而已,這也沒什麼嘛,大家都會同意的

而那些婉言謝絕的學生認為,其他同學也一定不願意做

他們說舉這種牌子,簡直像是神經病,太笨了,大家肯定都不願意的

你看兩種人都覺得自己對別人的判斷是對的,而且都非常自信


這種思維錯誤,在行為學上就叫做“虛假同感偏差”,就是說我們總是傾向於高估別人跟自己的一致性

換句話講,就是我們總是喜歡情不自禁地推己及人,覺得其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肯定和自己的一樣

我們思想裡的這種過於自信的毛病,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比如不少的作家在出版自己的書時,總會堅信自己的作品會獲得很大成功

但是遺憾的是,讀者們恐怕有他們自己的想法,最終大家買不買單,還是要靠實際銷量說話

再比如在政治領域,有個很有意思的調查:發現歷來報名參加總統大選的政治家們

在真實投票之前,總會無意識地高估自己獲得民眾選票的數量,從來沒有哪個候選人會往低了估自己

 

上面說到的虛假同感偏差,這裡面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就是對於那些不同意我們觀點的人,或者跟我們感受不一樣的人,我們往往會傾向於認定他們不正常

前面舉牌子實驗中體現:那些願意舉廣告牌的學生,都認為拒絕舉牌子的同學是拘小氣和沒幽默感

而那些不願意舉牌子的學生認為,同意舉牌的同學都是白痴、傻瓜和想出風頭的神經病

了解了這一點,我們應該如何在決策中去避免這種思維侷限性帶來的干擾呢?

首先在重要行動之前,千萬不要盲目自大,一定要充分意識到,對方可能會有自己的一套判斷體系

而這種體系可能是跟你完全不同的。做行動決策的依據一定基於大量的預先調研

充分考慮和照顧到各方的需求或要求,否則你的行動可能會遭受到巨大的阻力和意外

其次在行動過程中,還要時時搜集對方的感受反饋,並且要多站在對方的立場上

去重新評估和調整自己接下來的行動方案,做好隨時調整行動方向的心理準備

強行推進,可能會適得其反。最後,還要養成包容和寬容的心態

對於那些跟我們想法或感受不一樣的人群,不要先去懷疑甚至指責,應該多一些尊重和信任

做到了這些姿態,也許他們反而會與你合作愉快

 


第四,為什麼我們更偏愛經過痛苦能才得到的事物

 

一個典型的“蛋糕粉”產品的案例:在上世紀50年代,歐美市場上出現了一種便捷蛋糕粉

只要拿熱水一沖,就可以做出美味的蛋糕麵團。廠商們認為,這個東西太方便了,肯定大賣

然而萬萬沒想到,家庭主婦們居然不喜歡這種蛋糕粉

因為用了這個東西,在家做蛋糕對她們來說太簡單了,實在沒有成就感

於是製造商們只好故意把產品做了調整,在說明書上特意說明:使用這種蛋糕粉,必須要再打一個雞蛋進去

這下家庭主婦們才又找回了自我價值感,她們反而願意為這種更加複雜的產品掏錢


這種行為叫做“勞力辯證現象”。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當你在一件事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

甚至付出了痛苦,那麼你就會對這件事情帶來的結果愈加看重,並且非常享受這種結果帶來的成就感

換句話說:我們會因為在一件事上已經付出的努力,就把這件事的價值進行人為誇大或提高

這種勞力辯證現象對我們的行動決策有什麼作用呢?

在生活中啊,很多人會使用這一點,去刻意強化我們對於事物價值的認知

比如說有很多大學社團招收新會員入會時,會刻意讓他們通過很惡搞的測試,然後才允許他們加入

這樣的入門測試越是奇怪,申請人在心中形成的自豪感反而越強,入會之後就會更加積極參與社團活動

 

我們在了解上述現象之後,就可以用來指導我們的行動和決策

一方面,應該有意識地去保持清醒,理性地分辨一件事物的真正價值

我們可以在行動之前冷靜下來好好想想,一件事情的價值,到底是因為它本身可以滿足你的需要

還是只因為你在它身上已經花了過多努力,導致你不願割捨

另一方面,如果你想抬高一個人對於價值的估計,你也可以適當地吊吊對方胃口

讓對方不那麼容易獲得,那麼他對於這件事的看法,也許會變得大不一樣

 

以上就是學會選擇做好決策這個主題的"行為的藝術"的心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任何問題歡迎在以下留言,期待與你一起成長

下一篇的心得是"理性的非理性",敬請期待!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文章總整理,歡迎分享與提問歐,感謝你的支持~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一) 選擇比努力重要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二) 斯坦福商業決策課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三) 對賭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四) 快思慢想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五) 超越智商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六) 決策的智慧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七) 決斷力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八) 如何做出正確的決策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九) 算法之美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十) 選擇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十一) 選擇的悖論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十二) 學會選擇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十三) 決策的藝術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十四) 灰度決策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十五) 高勝算決策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十六) 為什麼大猩猩比專家高明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十七) 助推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十八) 最後一英里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十九) 避開錯誤決策的四個陷阱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二十) 自控力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二一) 破解團體迷思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二二) 思考的藝術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二三) 行為的藝術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二四) 理性的非理性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二五) 理性的抉擇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S 的頭像
    MARS

    火星思維

    MA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