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學會選擇做好決策這個主題,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這本"如何做出正確的決策"的心得
本書主要內容是討論人在自然、真實的狀況下,是如何做出決策的?
主流的認知心理學告訴我們,做出好決策的關鍵是讓自己的決策符合理性分析的過程
而我們只要避免那些環節會讓我們不理性,就能做出好的決策
但現實環境中,並不遵守理性分析的方法,而是用自然主義決策的方法
因為現實的決策環境中,充滿了時間緊迫、壓力大、信息不充足等
以下就從三個角度來分享本書:理性分析、直覺判斷、模擬演練
1. 理性分析
所謂的理性分析決策法,首先要明確目標是什麼,然後思考這個目標可能有哪些解決方案
比較每個方案的優缺點,從中選擇一個最優方案去執行
但在真實場景中,我們真的可以這樣做決策嗎? 來看一下作者採訪一個消防隊長的案例
消防隊長接獲一個四層樓的房子著火了,到現場發現火苗還小,整層樓沒有濃煙
地下室一個放著衣服的通道在冒火苗,隊長判斷火苗會迅速往上攀升
所以讓隊員到二樓,從頂部往下灑水就能滅掉這種火,但上樓後發現火已經燒到那裡
隊長跑到樓外面看,發現頂樓已經開始往外冒煙了,說明火苗延伸到頂樓
所以現在錯過了最佳滅火時機,隊長立刻把主要任務改成疏散整棟的住戶
以上的狀況,整個決策的過程是非常短的,作者詢問了隊長如何做選擇
隊長說自己沒有任何選擇,因為他們當下是用直覺做決定的
但我們知道直覺很難去把事情說清楚,也不能教其他人做選擇用直覺就可以了
所以我們在緊急狀況該怎麼做選擇呢?
2. 直覺判斷
理性分析決策是對比各種選項進行判斷,會有更高的成功概率
可是它需要更長的時間,耗費更多精力,在現實生活中根本用不到
而直覺是人們通過大量過往的經驗訓練形成的,來對很多細節的預判
就是人們憑藉經驗,可以敏銳地發現環境變化中的一些關鍵模式
而我們總是在潛意識中完成對這些模式的判斷
例如早產兒的重症病房,訓練有素的護士可以第一時間判斷嬰兒有沒有問題
這就是累積的經驗產生的直覺,是接觸大量的嬰兒後訓練出來的能力
比如成年人生病的時候會煩躁易怒,但新生兒生病時會變得很溫和
如果平時量體重就大哭的嬰兒,那天沒有哭就是非常危險的信號
但是我們還是要問,直覺產生的方案一定是可行的嗎? 不和其他方案比較,怎麼知道它是正確的呢?
3. 模擬演練
直覺產生的方案一定是可行的嗎? 這時我們就要通過心理模擬還驗證這個方案是否可行
我們來舉例一個在高速公路發生的汽車事故,車子的車門都損壞了,救護人員要想辦法把駕駛救出來
因為車門損壞太嚴重,救護人員嘗試很多方法都無法打開車門
指揮官就思考,有沒有可能我把車頂弄開,把人從車頂救出來呢?
於是指揮官在大腦中模擬這個過程,包含用什麼工具打開車頂、如何拉出受傷的駕駛等細節
進行幾次模擬後,指揮官確認方案是可行的,於是救護人員開始執行,並順利救出駕駛
回看整個過程,指揮官的決策不並不是做各種多樣的分析
而是想到一個方案後就去模擬這個過程,看能否實現,如果沒有太大問題,就開始行動
大家總是覺得,我們如果做選擇,當然是選擇最好的方案去執行
但其實現實生活中,我們做決策不是選擇最好的方案,而是選則滿意可接受的方案
因為選擇最優的方式其實要耗費很長的時間才能做出判斷,而選擇滿意的方式效率就要高得多
所以人在現實環境下做決策的一個主要方式就是
通過直覺來產生解決方案,在通過心理模擬來驗證這個方案是否可行
作者把這種方式稱為RPD模型,也叫識別啟動決策模型
我們做選擇的時候並不是去比較選項之間的優劣,而是去看滿意的方案經過模擬是否可行
我們通常認為專家是靠理性分析解決問題,而新手是憑感覺處理問題
但其實現實狀況是非常反常識的,跟你所認為的恰恰相反
專家更常一眼就能看到問題的關鍵,而新手因為不知道如何處理,才需要理性的分析
研究表示,80%的情況我們都是用識別啟動決策模型的,只有少數狀況才用理性分析模式
如果我們越深入的理解高效做決策的方式,我們就越能找到提高我們生活中決策質量的辦法
就像要讓一個人提升真正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讓他在更多不同的情境去做判斷
這對一個人處理不同能力的直覺提升和他的心裡模擬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價值
以上就是學會選擇做好決策這個主題的"如何做出正確的決策"的心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任何問題歡迎在以下留言,期待與你一起成長
下一篇的心得是"算法之美",敬請期待!
學會選擇做好決策文章總整理,歡迎分享與提問歐,感謝你的支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