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的底層邏輯,是渠道漏斗公式(渠道=流量*轉化率*客單價*複購率)
當你增加了流量和轉化率,就要進一步提高客單價
客單價就是顧客單次消費的總金額,當然是越高越好
在這邊與你分享增加客單價的四個方法:
連帶率、營銷一體化、相關性、跨期消費
1. 連帶率
從用戶的初始需求出發,深入挖掘相關需求,連帶銷售的產品的比率
你就可以用組合包裝、成系列擺放,店員推薦,滿額獲贈等方式,提高連帶率,從而提高客單價
(1) 價格連帶:高價帶低價,加10元就能升級可樂和薯條
(2) 大件帶小件:手拿個10元的小東西,湊個整數
(3) 親情連帶:要不要給男朋友帶一件情侶款
(4) 搭配連帶:你賣時尚女裝,順便賣胸針、項鍊、甚至是手錶
記住一個神句:這不是多買,這只是提前買
2. 營銷一體化
企業經營,就是一個能量生產、能量轉化的過程
做產品,就是把千鈞之石推上萬仞之巔,獲得盡可能大的勢能,然後在最高點一把推下去
用營銷和渠道減小阻力,把勢能轉化為最大的動能,獲得盡可能深遠的用戶覆蓋
這三件事情,本來是有先後順序的,產品先行,營銷跟上,渠道最後
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到來,產品和用戶間的距離,被大大縮短了
產品、營銷、渠道,不再是先後的三件事,它們像是咖啡、伴侶和糖一樣,融為了一體
把營銷直接植入了產品設計環節,最終帶來了渠道銷售的直接增長,這就是營銷一體化
直播+電商的模式,不僅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而且用營銷活動
直接把產品通過電商這個渠道賣給了消費者。這就是“營銷一體化”
在車燈、車籃、車鎖的位置,都貼上二維碼。掃碼就能一鍵下單,補齊配件。這就是產品即渠道
顧客買完東西,那個紙袋子你收多少錢?1元錢?別收了。掃碼關注就送吧。這就是渠道即營銷
把營銷植入產品,把產品作為渠道,把渠道貼附營銷,是大勢所趨
3. 相關性
相關性是指,兩件事同時發生,但未必有因果關係
通過尋找商品、屬性之間的相關性,然後用推薦、捆綁等方式促銷,能有效地提高客單價
因果性必須證明,相關性只需發現
別去用邏輯去推導“因果性”了,用數據去發現“相關性”吧
傳說沃爾瑪研究數據時,發現啤酒和尿片的銷量高度相關。啤酒賣得好,尿片也賣得好
試試和賴支付,或者信用卡合作,通過對他們數據的分析
看看在你這裡買衣服的人,還在哪幾家店刷過卡
某電商平台找到了某些用戶標籤,和價格承受力之間的“相關性”
然後向有這些標籤的用戶,收取更高的價格
4. 跨期消費
用戶特別想買你的東西,但就是手頭錢不夠,阻礙了成交,或者降低了客單價,怎麼辦?
試試用跨期消費,幫助用戶用未來的錢,買今天的東西,幫助用戶在臨門一腳時,下決心購買
你用未來幾十年的錢,買了一套現在住的房子,住房貸款,就是一種幫助你跨期消費的金融工具
(1) 融資租賃
幫你“用明天的錢,買今天的東西”
專車公司可以和融資租賃公司合作,他們把車買下來,租給專車司機
開滿三年,本金利息都付清後,車就歸司機所有了
(2) 設備入股
鬧市區的臨街房,是開餐廳的設備,你用這個設備的使用權,換成餐廳的股份
這樣,餐廳節省了現金流;你也有可能獲得遠大於租金的收益
以上就是如何增加客單價的四個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任何問題歡迎在以下留言
以下是熱門文章的整 理 ,這裡是MARS的火星思維,期待與你一起成長進步
擺攤系列文章總整理,歡迎分享與提問歐,感謝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