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是什麼?需求,是實現慾望的具體方式
比如,為了實現自由旅行的慾望,人們發明了鞋,馬車
然後是汽車,飛機,宇宙飛船。這些具體的方式,都是需求
隨著時代變化和科技創新,人類實現慾望的具體方式,一直在升級,越來越徹底
那產品又是什麼?產品,是滿足需求的工具
比如人們對飛機有需求,但波音747,是產品
那商品呢?商品,是有了商業模式的產品
換句話說,商品是可以用來交換的,讓別人獲益的同時也讓自己獲益的產品
我們先從需求談起,之後再討論做出滿足需求的工具,那就是產品
在需求這個大模塊,有三個重點:找到需求、創造需求、需求調研
最後與你分享如何做需求調研的四個方法:
問卷調查、用戶訪談、可用性測試、數據分析
1. 問卷調查
很多人說,問卷調查還不簡單嗎,不就是問大家,你是誰,你多大
你喜歡什麼,你願意花多少錢嘛。真的是這樣嗎?
1982年,為了應對百事可樂的挑戰,可口可樂計劃調整口味
這可是大事,管理層不敢拍腦袋,他們問卷調查了2000個用戶:
您想試試新飲料嗎?如果口味更柔和,您會滿意嗎?
結果大部分人願意嘗試。於是,1985年,可口可樂大量生產新口味,停止銷售老口味
讓管理層萬萬沒想到的事發生了,新口味可樂遭到了幾乎全美國的強烈反對
每天可樂公司都會收到來自憤怒消費者的成袋信件和1500多個電話
管理層一頭霧水,於是又做了次問卷調查,這次拒絕新可樂的人群
從10-12%,上升到了60%。可口可樂不得不在2個多月後,灰頭土臉地恢復老配方
其實用戶並不是故意騙你,只是在大多數情況下,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需求什麼
只有在看到商品時,才知道自己買不買
因為調查很容易不靠譜,用戶很容易犯迷糊。這種不靠譜和犯迷糊,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1) 不匹配:比如,在微信裡問大家喜歡網上購物,還是線下購物,
調查樣本和目標群體,不一定“匹配”,微信使用者,已經是篩選過的用戶
(2) 量太小:比如,調查5人,3人選A,就說60%的人喜歡A,這是很不嚴謹的
要給出百分比答案,至少要有100份問卷,否則量太小
(3) 亂回答:有研究表明,人們喜歡在陳述性選項中,選第一個或最後一個
如果是數字,比如價格和分數人們喜歡中間位置
那到底應該怎樣設計,才能從犯迷糊的用戶那,調查出靠譜的需求呢?我們要學習4節課
第一課:概率課
在路邊攔下路人做問卷,這個“調查樣本”的統計價值通常很低
仔細研究目標群體的構成,然後選擇對應構成的調查樣本
比如,目標群體中男女比例是6:4,那調查樣本中男女比例也要6:4
第二課:心理課
根據用戶的回答習慣,來設計問題,避免瞎回答
比如,不要問假設性問題。“如果有條件,您會去歐洲旅行嗎?”
這個問題沒有意義,幾乎所有人都會答:會的
不要問含糊的問題:您是否經常旅行?用戶對“經常”的理解,非常不同
第三課:溝通課
比如,不要在用戶很忙的時候去調研,不要穿著邋遢去調研
用戶會覺得你層次低、調研不重要,看在獎品的面子上瞎回答
不要讓服務者拿著表格問客戶:您對我的服務滿意嗎
第四課:邏輯課
比如,有調查說:高自尊的孩子學習成績更好,於是很多家長努力培養孩子的自尊
後來發現,解讀這份調查的人邏輯沒學好,其實是學習成績好的孩子,更容易有自尊
2. 用戶訪談
為了提高奶昔銷量,麥當勞專門做了問卷調查,詢問用戶“要怎樣改進奶昔,您才會買更多呢?
再多點巧克力嗎?”這類問題。奇怪的是,根據這些反饋,奶昔確實越做越好,但銷量並沒增加
後來做了用戶訪談才知道,很多顧客早上開車上班,路上很無聊,想找點東西吃
奶昔很稠、能喝很久,有吸管、可以放在汽車杯架上,還不會弄髒衣服,是最合適的選擇
於是麥當勞把奶昔做得更稠了,把奶昔機搬到櫃檯前,讓顧客刷卡自取,最後奶昔的銷量大大提高
原來用戶真正的需求是:一種方便在車上吃的食物。這個需求只可能通過用戶訪談挖掘出來
那我應該怎麼設計“用戶訪談”,才能挖掘出真正的需求呢?
千萬別直接問用戶他們想要什麼。因為用戶分不清楚事實和觀點,你要學會問三類問題
(1) 你正在解決什麼問題?
不要問:修籬笆遇到了什麼麻煩?而要問為什麼,去探究真正的需求
“因為我想要一個花園。”
“為什麼要搞個花園呢?”
“因為我想種自己吃的菜。”
“為什麼要自己種菜呢?”
“因為我想在日常花費上省些錢。
用5WHY法提問,更容易抓住問題的底層動機
(2) 目前你如何解決該問題?
理解用戶的底層動機後,就要探尋他在實現動機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麻煩,這是需求的來源
例如千萬不要直接問“您煮飯時遇到的最大麻煩是什麼?
因為用戶缺乏從日常生活中,提煉麻煩的能力。你要問:您平常是怎麼煮飯的?盡量具體
用戶說:因為要上班,我都是早上把米浸在電飯煲裡。煮飯差不多要一個多小時
我一般晚上7:00到家,所以我會定時下午5:00開始煮飯
用戶居然需要用“預計到家時間”,減去“預計煮飯時長”,算出“設定何時煮飯”
更好的做法是什麼呢?是設定煮好飯的時間,而不是開始煮的時間,省去自己“計算”的麻煩
(3) 有什麼方法能幫你做得更好
比如:您在網上買火車票時,還有什麼環節可以做得更好
用戶說:我趕火車來不及在車站吃東西,但上車後就很閒了,卻又沒東西吃
如果我能用“餓了麼”點好外賣,上車就已經在座位上就好了
客戶很多時候自己設計的產品都天馬行空,但你要認真記下來,說不定就能激發你的靈感
如果你把這個想法再往前思考一步,為什麼在高鐵上就不能點沿途車站的吃的呢?
高鐵開的時候,車站備餐;到站後,由列車員送到
3. 可用性測試
可用性,不是說品質,而是說這東西好不好用,易不易用
所以有時候,我們又把“可用性”稱作“易用性”
雖然互聯網時代,常說“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但是,如果你膽敢拿出一個連基本“可用性”都沒有的產品給用戶
說“我要開始跑了啊”,你試試看,用戶能把你踩死在起跑線上
所以可用性測試非常重要。可用性測試,就是通過觀察有代表性的用戶
完成產品的典型任務,而界定出可用性問題並解決,讓產品用起來更容易
那具體怎麼做“可用性測試”呢?你要學會四個步驟
(1) 找到有“代表性的用戶”
對可用性產生作用的,更多是“用戶行為特徵”
你想對大幅改版的音樂播放APP做可用性測試。
誰是你的“代表性用戶”呢?用過你上一個版本APP超過3個月的,下載過歌曲的用戶
那選幾個用戶,才有代表性呢? 5個用戶已經可以發現明顯的可用性問題了
(2) 設計“典型任務”
你聽到一首被打動的歌,分享到朋友圈。設計典型任務時要記住
任務不能太多,必須是重要的,新版本中容易出問題的
任務必須是用戶會遇到的場景,而不是你想像的步驟
(3) 界定出“可用性問題”
用戶開始做測試時,你就是一個記錄員
記住:不要試圖教用戶如何使用產品,也不要向用戶推銷你的產品
更不要說請給我們的產品提提意見
你要說:“請體驗一下我們的產品”,然後就閉嘴,仔細觀察和記錄用戶的使用行為
有條件的話裝兩個攝像頭,一個記錄手機上的操作,另一個記錄用戶的表情
對手機上的操作,觀察用戶看了哪裡,點了哪裡,接著又到了哪裡,是不是你預期的路徑
(4) 解決這些問題
趁著記憶猶新,趕快把測試結果整理出來
4. 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是對用戶行為的量化分析
很多時候,用戶通過問卷調查,和用戶訪談表達的都是自己想要的
而不是真正需要的,但用戶行為所遺留下的數據卻是很誠實的
淘寶上,用戶購買最多的商品,集中在100-200元之間
因為在網上買東西,大家終究有點不放心
萬一是假貨呢?萬一不喜歡呢?雖然店家號稱7天包退,你也可以投訴,但畢竟麻煩
200元,是互聯網時代“零錢”這個心理賬戶的上限
用戶永遠都不會告訴你“200元的心理賬戶”這個“秘密”,因為他自己都不知道
但是,數據,是用戶掩飾不了的行為痕跡
數據分析,就是從痕跡倒推出行為,然後把一切用戶的秘密都告訴你
具體怎麼做,才能利用這個工具,挖掘出需求呢?
(1) 分析搜索數據
用戶的需求,會通過“搜索關鍵字”,清晰無比地攤在你面前
百度有個“百度指數”,專門對用戶搜索的關鍵字,做數據統計
比如,你輸入蛋糕,可以看到搜索蛋糕的用戶,很多還同時搜索了星座,和烤箱、做法等等
(2) 分析統計數據
用戶確實有需求,但到底多少用戶有這個需求呢?這時,你就要分析統計數據了
幾乎每個人對買房都有需求。但房地產商,該在哪些城市重金拿地,哪些城市逐漸退出呢?
很多房地產商會看一個數據:城市的人口流入流出比
人口流入持續大於流出的,這個城市的購房需求在累積,應該投資;反之則在減少,應該謹慎
(3) 分析行為數據
2017年天貓雙11的交易額達到了1682億,但是有個小小的,同樣驚人的數字,叫無線成交佔比
這個數字在2014是45%,2015年68%,2016年82%,2017年達到了90%
也就是說,90%用戶的行為,已經移到了手機上
根據對這個行為數據的分析,你的決定應該很明顯了吧
以上就是如何做需求調研的四個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任何問題歡迎在以下留言
以下是熱門文章的整 理 ,這裡是MARS的火星思維,期待與你一起成長進步
擺攤系列文章總整理,歡迎分享與提問歐,感謝你的支持~
留言列表